2019年,相信大家对智能家居这个词都不陌生。在物联网、AI、5G等新技术爆发的背景下,大量企业涌入智能家居领域,试图打造智能产品矩阵,向高端化、智能化产品转型。但由于思维和能力的限制,这些企业提供的智能家居体验与用户的期望相去甚远。那么,智能家居发展到今天,能称为真正的智能吗?我不这么认为。
我认为现在的智能家居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能。为什么?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智能家居。
所谓智能家居,实际上是以住宅为平台,利用综合布线技术、网络通信技术、安防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、音视频技术等,整合与家居生活相关的设施,构建住宅设施的高效组合。以及家庭日程事务。提高家居安全性、便利性、舒适性、艺术性的管理系统,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。
确实,现在带有智能标签的产品有很多,不可否认,其中很多都提高了家居的安全性甚至艺术性。那么在便利性和舒适性方面,我认为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。
目前企业提供的智能家居体验是,家电的智能化等同于智能产品。为了提高产品的所谓智能化,实际上是增加了人的控制负担。虽然它是智能家居,但它仍然需要我们去控制它来完成操作指令。这样一来,不但没有解放人,反而更加限制了人。在刚刚举办的2019智博会上,海尔智家通过一系列智慧场景的构建,展现了主动的差异化服务能力。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对智能家居的美好期望,就是更好地解放人类的劳动力。控制产品的不是我们,而是产品主动为我们服务。
行业误区:家电由人掌控
如今,打着智能家居旗号的企业和品牌不少,大家都在涌入智能家居市场,试图从物联网、AI、5G等新兴技术中获得红利。企业纷纷入驻。虽然把这个行业推到了舆论的高点,但是对于行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。但与此同时,这也大幅拉低了行业平均水平。
目前,行业企业在建设智能家居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,就是把智能家居当成智能家电。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其实差别很大。智能家电注重单一产品的连接,而智能家居则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智能主动服务能力。这种误解的结果就是,重点是家电的联网能力,但智能化的实现仍然需要以人为出发点。人们控制家电,缺乏全景主动服务能力。
最常见的例子是,用户需要下载、注册、登录App才能实现与某家电的互联,并在App上设置开关机、定时等功能。但令人沮丧的是,不同品牌的家电需要下载不同的应用程序才能实现智能控制。
需要一个真正的智能家居
对于用户来说,下载一个App已经是非常繁琐的事情了。现在为了追求所谓的智能,就得下载多个手机App,实在是太不方便了。由此看来,这样的智能家居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轻松便捷的智能生活体验,反而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,同时提高了使用门槛。
在传统家电时代,无论是物理按钮还是遥控器,家电的激活都需要人为控制。这意味着人是产品功能的出发点。在当今智能家电时代,物理按钮和遥控器已经逐渐转变为移动应用程序。虽然它们看起来智能、便捷,但对于用户来说,用户体验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,因为家电的功能仍然需要人工干预。对于控制来说,人仍然是功能的出发点。另外,对于一些不怎么使用手机的朋友来说,智能家居的体验就变得比较繁琐。
如果说智能家居是行业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,那么在回答的时候,企业目前的方向就已经错了,不可能通过跑题来得分。不仅如此,如果方向错误,努力就没有意义,还会损害行业。用户清楚地明白,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些打着智能旗号的智能家电,也不是傻乎乎的智能设备。我们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动和更贴心的服务。
总结:
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新兴产业。在政策利好、关键技术进步、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,在5G等各种新技术的推动下,智能家居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。谁能成功地将研发方向转回常态,真正从用户本身出发,彻底解放劳动力,让产品服务于用户而不是用户控制产品,谁就能成为真正的智能家居中心。这一切都将留给消费者和市场去审视和决定。